廠房加固改造
廠房加固改造施工是一個系統性工程,需從前期準備、施工方法、流程把控及安全保障等多維度嚴格管理,以下為具體說明:
一、前期準備
檢測與評估:委托專業檢測單位對廠房進行全面檢測,涵蓋材料性能、構件損傷、整體穩定性等維度,依據檢測數據與結構設計理論,參照相關標準精準評估結構安全性、可靠性及剩余壽命,為加固方案提供依據。
方案設計:設計團隊根據檢測評估結論,結合結構狀況、使用需求、預算成本、施工條件等因素,選擇適配的加固方法或集成應用多種技術,精心設計加固細節、構造措施與施工流程,繪制精準施工圖并附詳盡說明,經嚴格審核論證后確定方案。
施工組織設計:施工單位圍繞加固方案編制施工組織規劃,明確施工順序、技術工藝、資源配置、進度安排、質量管控、安全保障與環境保護舉措,合理規劃施工場地布局、材料堆放、設備安置與人員流動線路。
二、施工方法
基礎加固:可采用加大截面法、增加埋深法、改變基礎類型法、壓力注漿法、靜壓樁法、樹根樁法等,增強廠房地基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。
柱加固:
加大截面法:增加柱子的截面面積,提高柱子的承載能力和抗震性能。
外包鋼法:用型鋼包構件表增強承載剛度,施工易、濕作業少、受力優,但費用高且需防護。
粘貼碳纖維布法:以纖維增強塑料為材,具防腐、防潮、輕量、耐用、價廉等優,廣適混凝土構件,但需做防火處理。
梁加固:可采用加大截面法、粘鋼法、粘貼碳纖維布法等,加強梁的抗彎抗剪能力,提高梁的承載能力。
樓板加固:可采用粘鋼法、粘貼碳纖維布法、增加疊合板、增設鋼梁法等,增強樓板的承載能力和剛度,防止樓板開裂或變形。
墻體加固:可采用掛網法、增加扶壁柱法、增加剪力墻法、增加圈梁法等,增強墻體的穩定性和承載能力,防止墻體開裂或倒塌。
三、施工流程
表面處理:包括原結構貼合面處理及鋼板貼合面處理,用角磨機打磨鋼板貼合面,直到露出金屬光澤,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,打磨紋路與受力方向垂直,固定前用棉紗沾擦拭干凈。
劃線定位:根據廠房加固施工圖,準確地在混凝土表面劃出處理部位輪廊線及定出定位螺栓位置。
螺栓固定:用電錘鉆孔,進行孔洞、螺栓界面處理,放膠管,安裝螺桿。
鋼板制作與固定:下料前對鋼板進行劃線,要求長度和寬度誤差不超過規定值,采用剪板機剪切鋼板,切割前清理鋼材切割區的鐵銹、污物。將處理好的鋼板固定好位置,留出注膠縫隙,用螺桿固定。
封縫與埋注膠嘴:將注膠四周進行封閉處理,留出泄氣孔,尤其注意螺桿四周的縫隙的封閉處理。將注膠嘴按施工要求埋設妥當。
配膠與灌膠:按產品使用說明書要求,將建筑結構灌注用膠A、B兩組份倒入干凈容器內,以人工或電動工具將其完全調勻,注意翻看容器底部的顏色,確保配好的體色澤一致。從底嘴開始注膠,使膠從下向上浸透,膠從排氣孔溢出并封堵。
檢測與固化:一般采用非破損檢驗,即用小錘敲擊鋼板檢驗鋼板的有效密實面積,如無空洞聲,表示已灌注密實,否則應補膠。固化時間達到規定時長(如72小時)后可以進行使用。
外表面處理:用角磨機配鋼絲輪對鋼板外表面進行打磨,除去鋼板表面的銹蝕污物等,表面應無可見的油脂、污垢、鐵銹等附著物,然后粘砂,方便后期梁面裝修。
四、注意事項
嚴格按規范施工:新規范更嚴謹、更安全、更全面,舊廠房加固改造時一定要嚴格執行新規范。
應對施工障礙:工業廠房普遍內置設備較多,很多設備不能移動,導致施工設備放置困難。施工前必須進入現場認真分析觀察,尋找合適的放置設備位置,建立可行的加固施工方案。
合理安排工期:需大規模改造的工業廠房車間普遍產量需求較高、生產任務頻繁,改造時一般不會停產,普遍都是一邊加固一邊生產,即使最終能停產配合施工,時間也較緊張,因此必須合理安排工期,快速完成施工。
確保施工安全:如委托方不能停產配合施工,加固施工就需和生產同時進行。廠房內擁有許多貴重的物品,價值普遍較高,同時還有工人,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做好安全防范,例如防止高空墜物以及防火,務必保護好人員安全以及財產安全。
定期監測檢查:對加固后的結構進行定期監測和檢查,及時發現并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。